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大宗商品低迷 全球经济增长存疑
 

  油价重挫、基本金属跳水、贵金属普跌、农产品走弱……

  由于市场越来越担心贸易摩擦加剧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并阻碍全球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11日“集体沦陷”。涵盖22种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数11日大跌2.7%至83.4448点,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早些时候大宗商品还被普遍认为是年内有望表现较好的资产,当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尽管出现分化,但扩张的趋势依然存在,也对商品需求起到了支撑作用。但是,目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改变了大宗商品的前景,大宗商品近来的跌势显示市场已开始考虑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的可能性。

  大宗商品遭血洗

  由于利比亚宣布恢复在东部的原油出口,增加了原油市场供应,成为了11日原油大跌的导火索。布伦特油价当日大跌近7%,创2016年2月9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WTI原油期价跌逾5%,也创2015年9月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曾经的避险资产品种黄金近期也人气低迷。分析人士称,市场目前已将黄金视为大宗商品而不是避险资产,COMEX黄金期价11日跌0.9%,今年以来已下跌近5%。铜、锌、铅、铝等基本金属价格均跌至约一年最低水平。在农产品中,玉米跌至5个月低位,大豆价格则跌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涵盖22种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数走势更能反映大宗商品近期的颓势。该指数权重在5%以上的品种分别为WTI原油(8.48%)、天然气(8.43%)、黄金(6.97%)、铜(6.28%)、玉米(6.13%)、大豆(5.38%)、布伦特原油(5.17%)。彭博商品指数去年12月29日收于88.1674点,5月23日的年内高点位于91.5724点,7月11日创年内新低83.4448点,较年内高点下跌8.88%,今年以来下跌5.36%。

  近期市场悲观情绪过头

  今年一直持看涨大宗商品前景态度的高盛集团下调了包括铜在内的金属价格预估。该集团发布题为《当恐慌盖过基本面时》的报告称,与去年年底时相比,“不可否认全球增长已经失去了一些动能,美元的涨幅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程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高盛表示,虽然预计全面贸易摩擦不会爆发,但不确定性巨大,近期内问题无望得到解决。此外,在大幅下跌之后,投资者情绪和资金流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高盛将3、6、12个月的铜价预测分别调整为6500、7000和7667美元(原来分别为7300、7500和8000美元);将3、6、12个月的铝价预测分别调整为2300、2200和2000美元(原来分别为2500、2300和2000美元);将3、6、12个月的锌价预测分别调整为2800美元、3000美元和3000美元(原来分别为3400、3100和2800美元)。

  但高盛同时表示,近期市场的悲观情绪过头,对于大宗商品,“我们并不预计全球供需平衡会有重大变化”。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也表示,贸易摩擦虽然给大宗商品蒙上了阴影,但一些基本面前景并未改变,对于金属和采矿业而言,中国供给侧改革和良好的全球需求等关键基本面因素仍然存在。该行继续看好基本金属,包括铝、铜和镍;但对贵金属前景谨慎。

  各种不确定性加大

  穆迪助理董事总经理杜加尔表示,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前景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他说:“现在更有可能的是(贸易摩擦)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看到保护主义的抬头。”他预测,鉴于这种不确定性,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公司可能会推迟投资决策,通过资产价格和货币调整来收紧金融环境变得比以前可能性更大,而且消费者信心也可能受到广泛打击,这将对目前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造成阻力。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基金经理艾梅表示,贸易摩擦可能会减缓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对金融环境很敏感,如果金融环境恶化,美国在贸易摩擦时经济可能放缓”。他进一步强调:“在贸易摩擦中没有人能预期会有赢家和输家,如果贸易战全面爆发,大家都会发现日子更不好过。”

  由于大宗商品普跌,能源和原材料板块下挫拖累美股,标普500指数11日创出两周最大单日跌幅。该指数当日下跌0.7%至2774.02点。摩根大通分析师发布报告称,贸易摩擦升级将对美国企业盈利产生一定影响,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全年每股收益料减少4美元,2018年每股收益预估为165美元。相比大盘股,目前更推荐小盘股,因为海外收入风险敞口更低。

  在汇市方面,部分分析师表示,随着贸易摩擦升级,不确定性大增,已经推翻了一些有关特定货币在市场进入避险模式时会是什么走势的假设。南非标准银行日前表示,贸易紧张局势引发的急剧、突然的市场情绪转变,让许多货币的趋向都不明显。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日前表示,难以理解为什么日元没有成为避风港;而德国商业银行表示,很难预测美元接下来将何去何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8-07-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