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市场利率已近底部
 

  近日,宽松的资金面令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下行,银行间市场短端利率一度达到2015年来最低,甚至出现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公开市场回购利率倒挂的情况。

  银行间市场短端利率的快速下行,反映出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充裕宽松,但更深层次的问题,依旧是银行风险偏好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无法流向实体经济。

  尽管近期去杠杆边际放松,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央行也微调了政策,给金融机构提供充裕的资金,满足其投放实体经济的需要。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谓的“东风”是指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的意愿,根本问题则是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后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要从风险着手,一方面,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改变对实体企业资金支持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提高实体企业的效益,降低经营风险,让金融机构更放心地支持实体企业。

  要让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除了需要充裕的资金保障外,还需要配套的金融监管政策助力。例如,在资管新规要求下,表外资金持续回表,资本约束压力日益加大,在银行资本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发行资本补充工具也将愈发紧迫,监管部门需要继续改革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政策,便利银行补充资本。

  再如,前期一系列的严监管和去杠杆举措仍制约银行的信贷投放,但近期随着政策基调转向稳增长,监管和去杠杆压力会逐渐缓和。此前市场传出的央行调整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部分参数,以适当降低银行资本和广义信贷投放的考核要求,就是监管政策边际放松的又一例证。预计随着后续更多严监管政策的松动,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的局面会逐渐改善,宽货币最终会转化为宽信用。

  实际上,观察近两日的市场利率就可发现,尽管资金利率依然处于近年来的低点附近,但边际变化已经开始显现。与此前持续下行的走势不同,周四、周五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加之公开市场已连续数十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前期通过逆回购投放的流动性已经悉数收回,说明资金面最宽松的阶段可能正在过去,市场利率已接近底部。

  不过,即便市场利率已接近底部,但为了稳增长,未来市场整体资金面仍会保持宽松。从近期有银行加快对公信贷项目储备、加大对城投债投资等迹象可以看出,宽信用正逐渐显现。也有不少银行人士认为,资金面放松后,基建、个人房贷、央企、城投等领域将先受益,再逐渐传导到更多的实体企业,预计随着促进信贷投放政策的持续出台,年底前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才会真正改善,宽信用届时会全面显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8-08-13)
【关闭窗口】